16日,技術圖形引發(fā)的賣盤和美棉庫存繼續(xù)給市場施加壓力,ICE小幅收低,12月結算價65.55美分。截止14日,美棉吐絮51%,同比增長17%,高5年均值2%;采摘6%,同比增2%,低5年均值1%。
周二上證大跌,商品普遍反彈回落,鄭棉窄幅震蕩,1月合約收報13665元/噸。
16日,進口棉價格FCIndexM跌1.87報78.19美分,1%關稅下報12315元/噸,滑準稅下報14282元/噸。
山東陰雨天氣持續(xù),新花采摘質量受影響。
新疆大部分手摘棉開始采摘,機采棉預估要國慶后,棉企均在等補貼細則,無正式開秤。南疆阿瓦提小商販收購價6.2-6.5元/公斤。據兵團棉戶反饋,兵團已經公布本年度籽棉收購價,前期統(tǒng)收機采棉5元/公斤,補貼到位7元/公斤;手采棉5.5元/公斤,補貼到位7.5元/公斤,補貼差價稱2月支付給兵團種植戶。據某兵團加工廠稱,兵團農發(fā)行要求企業(yè)收購成本上限在12000元/噸以下。另據了解,9月20日兵團棉花協(xié)會將有目標價補貼會議,可能對收購價調整。16日,新疆沙灣棉農反饋,已經交售12噸籽棉,無結算,預計價格7.1元/公斤,衣分40%,剛開始采摘。
7月澳棉出口21萬噸,創(chuàng)歷史新高,其中14.17萬噸約7成到中國。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印度商工部長表示,《外貿政策》(2014-2019)將出臺,新政策重點是推進制造業(yè)及出口。15日,印度北部籽棉上市皮棉數百包,預計10月中旬古吉拉特邦籽棉開始上市,馬哈拉特邦將推遲。S-612月裝運折價77.5美分/磅,陳棉82.75美分/磅。
目前各主要港口進口紗庫存8萬噸以上,平均庫存天數13天,由于行情風險性高,低庫存幾乎為常態(tài)。近期進口紗下跌快于國產紗,低支紗抗跌。據調查山東、河北及江浙8月國產紗波動150-200元/噸,而進口紗向下波動650-800元/噸,同等質量的內外紗線價差進一步擴大。
市場預期直補政策即將公布,當下內棉期現價差大,令鄭棉走勢糾結。操作上,長空注意調整倉位,短空清倉后觀望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