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繪制蠟燭圖的方法
將線圖與蠟燭線日放到一起直觀地比較一下,其差別一目了然。圖3.1是我們熟悉的西方式線圖。圖3.2是用圖3.1同樣的價格內(nèi)容繪成的蠟燭圖。在這張蠟燭圖上,價格的起伏變地躍然紙上,給人一種“立體市場”的視覺感受。比較而言,蠟燭圖把平面的二線線圖提升為三維圖像了。從這個方面來看,蠟燭圖的視覺效果更令人振奮。
?蠟燭圖線的畫法
考慮到對大部分西方的技術(shù)分析師來說,蠟燭圖都是剛剛接觸,因此,在本章的各個部分,我們都將借助西方最常用的圖表形式線圖作為參照,來講述蠟燭圖的繪制方法。
在繪制日線圖的時候,每根圖線需要開市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市價四種價格、線圖的圖線主要由若干豎直的線段組成,它們表示了各個對應(yīng)時間段的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的范圍。從每根豎直線段上,向左伸出一小段橫線頭,表示對應(yīng)時間段內(nèi)的開市價(最初價)。從每根圖線上向右伸出一小段橫線頭,代表對應(yīng)時間段內(nèi)的收市價(最后價).
在圖3.3中,首先列出了一組數(shù)據(jù),然后根據(jù)這組數(shù)據(jù),分別作出了相應(yīng)的線圖和蠟燭圖。雖然圖示的日線圖和日蠟燭圖采用的是同一組數(shù)據(jù),但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它們在作法上大異其趣。在蠟燭圖的圖線內(nèi)部,有一段胖鼓鼓的部分,稱為實體。它表示了相應(yīng)交易日的開市價與收市價之間的價格范圍。如果實體是黑色的(即,將之涂滿黑色)測代表當日的收市價低于開市價。如果實體是白色(紅色)的(即。將它保留為空白),則表示當日收市價高于開市價。
在實體的上方和下方十各有一條瘦瘦的豎直線段,稱為影線。 這兩條影城分別表示當日市場曾經(jīng)向上和向下運動的極端價格。實體上方的影城稱為上影線。實體下方的影線稱為下影線。相應(yīng)地,上影線的頂端代表了當日的最高價,于影線的底端代表了當日的最低價。或許您已經(jīng)感覺到了,正是因為這樣的圖線在外形上與一根蠟燭及其上下出頭的蠟燭芯相象,所以人們把這種圖表稱為“蠟燭圖”。如果某根蠟燭圖線沒有上影線,那么這就是所謂的禿頭蠟燭線。如果某根蠟燭線沒有下影線。那么它就是所謂的禿腳蠟燭線。對日本人來說,在每根蠟燭線上,實體的部分代表了實質(zhì)性的價格運動,而上下影線通常僅僅意味著無關(guān)宏旨的附屬性價格變化。